犀牛一角叶箜篌。

[叶春生]《粤韵千年》民俗情深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8-10 13:01:56 / 个人分类:叶师文存

《粤韵千年》民俗情深

叶春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信息时报 2013-06-30

  钟珮璐的影集《粤韵千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岭南风俗画卷。记得五年前,南方电视台开了个专栏《岭南风情画》,并先后出了两册书画集,都是我写的序言。我很高兴,还专程跑到书中所写的许多地方去领略一番,珠海鸡山的牛歌,郁南连滩的禾楼舞就是这样进入我的视野的。当时我鼓励他们说,希望你们一集一集出下去,将来集纳成册,就是岭南风情的大观园了。想不到钟珮璐抢先一步,《粤韵千年》给了他们一个缩影的范本。

  岭南风情确是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这与她的人文地理有密切的关系。岭南先民大部分来自中原,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五岭阻隔,与土著融合后凝固定格,所以保留中原古俗较为完好;但由于濒临大海,与外界交往较多,受西方文化影响比内陆地区相对多些,五光十色,风姿迷人,所以我说她既古老又年轻,充满水乡的浪漫情怀,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

  钟珮璐的书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一一为我们展示,从古老的春节开始,到元宵、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都来自中原,落户岭南,嬗变多姿,幻化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年晚的花街,端午龙船趁景,游龙探亲,正月生菜会,二月波罗诞,五月龙母诞,七月白云诞等,都为岭南所独有,许多独特风情正好是古今结合,南北交融,中西撞击的例证。

  你看第一章中的画面,充满了广东春节的元素:红灯笼、中国结、招财宝、宗族大围餐、逛街归来的老外,一一被她捕入镜头;元宵烧火龙、担蔗灯、赛大猪、拜老爷,一看就知道是粤东的风俗,也都活灵活现;端午龙船趁景犒标、吃龙船饭、老少同乐,也十分有趣;中秋节“竖中秋”、耍碌柚灯、追月,粤味亦相当浓郁;民间龙舟说唱、咸水歌、粤曲私伙局,均已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抢救、保护之列,也让她捕捉到了。其中说到的龙舟说唱艺人,全省仅剩屈指可数的几位了。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触觉的敏感是十分重要的;而摄影记者的灵感度则需要更加敏捷。因为新闻画面的定格只在一瞬间,是不可再生的,包括一些古村落的场景,看似是静止的、凝固的,但没有经验的摄影者只拍出了她作为古文物的形态,没能展示她的活态文化;而在钟珮璐的镜头里,你看,老外参观古村落时那形态各异的神情,随着导游的指向,人们在欣赏屋脊上精美的雕塑,大有高山仰止之势。

  再回味观赏醒狮表演的画面(见本书第127页),密密麻麻的观众中,男女老少齐全,个个全神贯注,都被舞者的绝技惊呆了。须知,为了获取那样的画面,记者在抓拍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

  你看她那幅入选第三届中、日、韩国际交流摄影展的佳作《游会途中》,把参与者的神态拍得多么惟妙惟肖!为了这个镜头,她说:“我举着尼康D300数码相机,跟着游行队伍一阵猛拍:欢乐的醒狮、趣怪的大头佛、高举吉祥物的孩童……那群身着戏装的演员更是引起我的兴趣,我顾不得摄影包的沉重,跑前跑后,对着这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接连按下快门。"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串串炮仗突然在眼前燃起,火光闪烁,硝烟弥漫,浓烟中,旦角们花容失色,所有演员不约而同地把头扭到了一边,全部背向着我。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我只好"奋不顾身"地在"炮火"中穿行,冲到了对面,并将相机对准他们,拍下了这一有趣的场景。”

   钟珮璐的成功,就在于她的敏感、灵感和努力!一卷《粤韵千年》也将随着千年粤韵而流传开去。


TAG: 地域民俗 岭南 书评 叶春生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