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一角叶箜篌。

百姓关注:“文化”花灯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06 16:00:23 / 个人分类:叶师观点

百姓关注:“文化”花灯节

东莞阳光网 2012年02月06日 17:02

 

  今天是传统佳节元宵节,首先祝观众朋友合家团圆、幸福安康。我们都知道,元宵节的传统习俗除了吃元宵,还有赏花灯。今年,首届广东花灯文化节落户在我们洪梅镇,从正月十三一直开到正月十五,来自全省各地的花灯让广大市民大饱眼福。这也是洪梅镇第三届花灯节,与前两届相比,这一届多了文化两个字,这意味着哪些变化呢?

  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三,广东省首届花灯文化节暨洪梅镇第三届洪梅花灯节拉开了帷幕,这是洪梅镇自举办花灯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全省十几个地市的上千件花灯作品参加了灯展。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这是一个我们洪梅在全省人民面前展示我们洪梅整体能力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深层次的挖掘我们洪梅的这个传统文化,特别是花灯,把花灯的那个元素,我们更多地挖掘出来,对比其他市,其他地区的不同类型的花灯,我们做一个碰撞,能够吸取到其它地区的花灯的那些优点,那些好的方面,我们要把它吸收过来,能够提升我们洪梅花灯的内涵。”

  花灯在岭南历史悠久,而洪梅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洪梅镇,每逢家里添人进口都有挂“添丁灯”的习俗,元宵节和中秋节也都有挂灯笼的传统,意喻着人丁兴旺,前途光明。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春生:“它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结合水乡文化,另外一个就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也只有这样,就是把这种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群众,才能一代代传下去,洪梅花灯节和很多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你政府办与不办,老百姓到时候都会自动自觉的来挂,他已经把它当做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融入群众,融入社会了,所以它才能长久的流传下来。”

  虽然在民间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但如今在洪梅镇,能够熟练制作花灯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一绵延了几百年的传统习俗面临着生存考验。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一开始我们挖掘洪梅花灯这个品牌的时候,发觉才只有十来个这个传承人,他们年龄都偏大,最年长的有80多岁,最年轻的也都30多、40岁。”

  农历正月十二,记者来到洪梅镇洪屋涡村村民叶汝洪家,这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忙着赶制最后一批花灯。

  洪梅镇洪屋涡村村民叶汝洪:“人家那些传统的花灯是很漂亮的,做出来这里是斜上去的,很好看的,现在就追求快,就简化成这样了。”

  叶汝洪从十五岁就开始做花灯,几十年间不知道做了多少盏花灯。据老人介绍,前两届洪梅花灯节的展品几乎大部分都是他制作的。

  洪梅镇洪屋涡村村民叶汝洪:“不一样如果我做传统的花灯,就不是这样的,就像现在我做洪梅的那些那么高的花灯那些比较传统。”

  洪屋涡村现在只有几个人能做花灯,而且年龄都比较大,叶汝洪的儿子只学了一半,并没有全部学成。

  洪梅镇洪屋涡村村民叶汝洪:“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做,做来做去都是那些老人家,一盏灯按照现在,去市区内买一盏灯来说,大概就是30多块,但这盏灯你要做,就要做一天,还不一定能做得好,现在的年轻人哪肯做呢。”

  为了不让这一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工艺失传,两年前洪梅镇举办了第一届花灯节,还开办了培训班,由老花灯艺人当老师,向年轻人传授花灯制作工艺。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首届花灯节之后,我们就举办了很多届的那个培训班,让这帮懂得做花灯的传承人进行一个培训,让他们当老师,那传承人当老师教会了100多那年轻的当地的年轻人,他们现在也成了传承人。”

  通过举办两届洪梅花灯节,洪梅镇政府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传统花灯文化,除了积极培养传承人之外,通过首届全省花灯文化节这个平台,洪梅花灯已经开始在文化产业之路上谋求转变。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我们要突出展示,洪梅花灯这个内涵,洪梅花灯的内涵主要就是几个,一个就是上一年出生的小孩子要进入祠堂,要祭祖,告诉祖宗,家里又添丁了,又增加人口了,是一个仪式的寄托,是祭祖仪式中一个重要的东西。”

  家门口“取经”,花灯文化谋求“转型”.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也考虑了很长时间,必须要把它切入到文化产业方面。”

  引入现代因素,花灯如何点亮产业之路。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春生:“就是要既保持它的传统的元素,但是又要引入现代的管理机制。”

  这一届花灯节除了洪梅本地的花灯之外,还有来自全省各地不同样式的花灯。这些花灯展品也让洪梅镇政府和花灯艺人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通过这样一个全省的花灯展,洪梅花灯到底能够借鉴到怎样的经验?要实现洪梅花灯的“转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首届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吸引了众多省内民间花灯艺人的参与,现场不仅有美轮美奂的节日花灯,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的花灯展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参展商罗卫新:“我第一次参加,我就感觉很新鲜,我就感觉政府那么重视这个花灯啊,我就感觉很高兴。”

  来自广州的参展商罗昭亮带来了精心制作的7盏宫廷灯,这种红木宫廷灯起源于广州,现在制作者同样为数不多,为了不让这种古老的传统花灯失传,罗昭亮从十几年前开始了红木宫廷灯的制作。

  参展商罗昭亮:“广州市很多人扎花灯,但是最后广州一个都没有了,所以变成了都只能在其它地方,比如这里十四个地方,他们都是坚持地做,广州的没了,没了不单只花灯,连这个宫灯也没有了,都没有了。”

  作为本届花灯节的评委,罗昭亮参观了洪梅镇的花灯制作过程,相对于参展作品而言,罗老更关注洪梅花灯的文化内涵和传承问题。

  参展商罗昭亮:“我们这么宝贵,这个我们国家四千多年的宫灯文化,花灯文化,如果把它失传,那太可惜。 ”

  关注文化内涵成为主办方和参展商的共识,而如何让上百年的花灯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成为各地共同思考的问题。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春生:“全省的花灯节,就是很多地方过去也都有,但是没有这么统一,这么几种,洪梅花灯节是全省的首届了,但是它本镇的已经是第三届了,第一届我来了,我说你这个花灯节得有个主题,然后才能形成一个平台,当时给他们定的就是点亮花灯,传递幸福,这个主题是我给他们定的,这样到了第二届,就是去年,那已经形成了一定得规模了,所以我就建议他们办一个全省的各地的花灯都来你这展示,这样子一个是作为你洪梅的一个文化品牌,也作为广东省的一个文化名片,这样子逐步在全国打响。”

  在本届花灯文化节上,洪梅镇被授予广东省花灯之乡的称号,这是全省关于花灯文化的第一块牌匾。而这一荣誉的获得,对洪梅镇花灯文化的推广和开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这个品牌对洪梅的推动促进作用很大,因为拿了这个牌之后,我们做这个花灯,不能够有愧于这一块牌,所以我们的传承,制作,推动将会比以前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投入。”

  在首届全省花灯文化节期间,洪梅镇还举办了花灯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镇委镇政府的规划中,花灯文化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举办花灯节,而是要在文化产业上寻求突破。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也考虑了很长时间,必须要把它切入到文化产业方面,因为如果传统的文化光是传统的一部分来做的话,可能还不够,要引领他们到一个文化产业链上,那就能够发扬光大,能够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目前,洪梅镇委镇政府开始探索传统花灯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之道,力图通过现代产业的复制性,让传统花灯文化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发展。

  洪梅镇党委委员麦沛坚:“在洪梅就地找当地的玩具厂,跟他们沟通,就怎么样把这个洪梅的花灯跟他们现代的玩具产业进行一个整合,能够通过玩具产业把这个洪梅花灯做得更好,更漂亮更容易携带,更容易传到更远的地方,而且就通过这个玩具产业,可以带动其它动漫啊,电影文化等等这些方向的引领,我们还有一个计划,就是要做一个传统文化,洪梅花灯一条街,就在我们洪梅境内,看哪个地方比较适合,做这样一条街,让他们那些传承人能集中地在这个地方,能够生产销售,推广 也可以带动旅游等等方面进行一个引领,一个推动。”

  虽然在花灯文化发展上谋求转变已成定局,但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如何在与现代产业因素结合的过程中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则是洪梅镇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春生:“就是要既保持它的传统的元素,但是又要引入现代的管理机制。”

  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坚决地走传统之路,还是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如果处理不当,一种文化现象很可能被淹没在现代产业当中,从而失去其固有的传统特色。洪梅镇花灯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立足并依托于花灯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文化的土壤上培植现代产业之花,正如在节目中叶教授所说,洪梅花灯文化的产业之路暨要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魂,还要有现代产业的驱动。

视频:http://news.sun0769.com/dg/sh/201202/t20120206_1403789.shtml

 


分享到:

TAG: 广东 洪梅 叶春生 元宵节 花灯文化节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