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馆长梅联华应邀在《清明文化论坛》开讲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3-30 06:42:27 / 个人分类:理论研究

【编者的话】2017年3月28日下午由江西省殡葬协会、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办、南昌市殡葬协会协办、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在南昌江景假日酒店举办了“感悟生死·从容告别” --2017年洪福清明文化论坛。参加人员有:省民政厅领导、殡葬协会领导、殡葬文化权威专家学者、主办单位领导、媒体、公司部分员工及客户。我馆馆长、研究馆员梅联华“如何面对生死”演讲。

感悟生死·从容告别

   --2017年洪福清明文化论坛

   安然逝去,这是很大的工程。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人们要接受死亡的必然。要在自己年丰富力强的时候,完成对死亡的整体构想。死亡不是一个可以边设计边施工的项目,我们要未雨绸缪。

                                                                                                  ----毕淑敏     

       人们常常讳言死亡,但是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部分,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死亡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由于国民教育体系缺乏完整的死亡教育,与死亡相关的各种复杂的宗教、哲学、审美、道德、法律、民俗等问题成为官方、学界、公众都难以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诸多问题的积压只会导致日后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人们对晚年生活的关注、对个体医学临终的安顿、对个体丧葬仪式的安排等,都呼唤这个社会对死亡问题给予更多的研究、指导和投入。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公司特此承办“感悟生死·从容告别”2017年洪福清明文化论坛会,通过对生死话题、告别意识的探讨,以此来安顿个体、尊重生命、善待逝者、关怀生者,实现当代华人新的“安身立命”。   

       2017年3月28日下午由江西省殡葬协会、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办、南昌市殡葬协会协办、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在南昌江景假日酒店举办了“感悟生死·从容告别” --2017年洪福清明文化论坛。参加人员有:省民政厅领导、殡葬协会领导、殡葬文化权威专家学者、主办单位领导、媒体、公司部分员工及客户。活动主持:范军;主办单位:江西省殡葬协会、福寿园国际集团;协办单位:南昌市殡葬协会;承办单位: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

;邀请嘉宾:省民政厅领导、殡葬协会领导、殡葬文化权威专家学者、主办单位领导;参与对象:邀请领导、嘉宾、殡葬协会领导、专家学者、媒体、公司部分员工及客户。

  论坛主要议程:

1、福寿园集团江西区域总经理、洪福人文公司总经理范军介绍领导及嘉宾;

      2、江西殡葬协会会长、洪福公司董事长涂冬生作“感悟人生、从容告别”主题演讲;

 3、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福寿园集团首席品牌官伊华作“学会告别”主题演讲;

     4、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梅联华作“如何面对生死”主题演讲;

     5、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高平研究员演讲;

      6、江西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赵大伟处长讲话;

      7、记者提问等互动环节。

【演讲主题】

              

如何正确面对生死

    梅联华

       


       中国自古就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的信条,自古就将丧事看作是家族的一件大事。人们常常讳言死亡,但是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部分,死亡是生命的最后部分。死亡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由于国民教育体系缺乏完整的死亡教育,与死亡相关的各种复杂的宗教、哲学、审美、道德、法律、民俗等问题成为官方、学界、公众都难以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诸多问题的积压只会导致日后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南昌丧葬习俗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多种丧葬形式。土葬是南昌地区最为普遍的葬式。从丧葬礼仪结构上可将这些活动分为葬前礼、葬礼、服丧礼。从丧葬礼仪形式上,一般有举丧、守灵、入殓、出殡、安葬、关山、接七等几个步骤。

        服丧  古称“丁忧”,又叫“居丧”。即祖父母或父母过世后,子女或长房长孙按规定时间为逝者服丧。吊唁者都穿白衣,以志悲哀。服丧的时间,旧时规定为三年。在南昌地区举办六十岁以上逝者的葬礼,往往称之为“做白喜事”。在旧时南昌人死后,都是采用棺木土葬,俗话说“入土为安”。老人过世最好要在儿子的怀中断气,叫“孝子送终”,出嫁的女儿是不能送老人的终,即使女儿在旁边都得回避,据说这是为了家族的香火和福气。

       如果家中有女人怀孕,在南昌人看来是不吉利的,这样的女人是不可以给老人送终,她在旁边会影响死者还生,会将死人困住。人断气后,家人要将其遗体从床上移到厅堂中间的地上,南昌人称为“下路”或“上桥”。家人要在厅堂地上铺上一床草席,将遗体放在上面,并在他头下枕上一叠厚厚的草纸,用一张大草席或红布盖在死者的脸上,还要在他的头边点上一盏清油灯,以照其灵魂去阴朝地府,在他脚边放一大瓦盆,不停的烧纸钱,好让他到阴间受用。出嫁的女儿要送七斤四两重的纸钱,以代女儿对长辈的孝心。

       买水  南昌地区在人死后的第二天,孝子们要披麻戴孝,在吹打乐的带引下去河边买水,南昌民间认为井水、自来水是人工水,不能使用,给亡亲擦身要用天然水,这叫“从天而来,顺天而去”。在买水的路上要不停的放爆竹,不停的吹打,以迎水进门。

        接七  即人死之后,每隔七天接一次七,请僧道做道场,诵经设斋,祭奠死者,依次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南昌地区做七,头七要在大门口贴挽联,设灵座,供灵牌,竖灵幡,受唁开吊。前四个七均要请僧人念经,一般是请四到八个和尚念《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为死者超度亡灵。在做五七时,必须由死者的亲生女儿哭灵。南昌民间认为五殿阎王最恶,听了女儿的哭声就会心软。同时,在做五七时,女儿还要烧纸箱、纸柜、纸灵屋。六七通常由女儿女婿主持。七七俗谓“末七”,又称“断七”,是做七的最后一个七日,南昌民间通常设供桌,供祭果品,焚香奠酒,燃点余烛,僧道诵经,亲友祭奠,然后撤灵堂,烧掉灵幡、哭丧棒、孝鞋等,请神主人宗祠或正堂供祀。丧事至此,则已告一段落。

二、人们为何恐惧死亡

        佛法认为,首先是人们在死亡问题上存有断见。断见就是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没有了,都归于幻灭。这种断灭论使人变得非常的现实:既然人死后一切金钱财富、名利权势都将丧失,那么能抓住的只有是眼前的享受。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如果这个人好吃,就要想方设法尝遍天下的美食;如果这个人重名声,就会不惜代价地追求美名;如果这个人喜欢权势,就会不择手段地争夺。我们仔细观察社会,这种人大有人在。
        断见给人一种非常大的压迫感,促使人们陷于对现实生活无休止的争夺。每个人都清楚,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须好好把握,否则将会招致终身遗憾。这种否定死亡的观点,不仅给个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还影响到了整个地球。人们做什么事情没有长远目标,只顾眼前利益,比如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最后还是人类自食苦果。虽然当今社会器物的发明与创造日新月异,政法制度日臻严密,但是文明与野蛮仍然是并驾齐驱,光明与黑暗仍然是平分秋色,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也就是对死亡的断见论。
       其次,生命的脆弱以及无常的迅速,也是造成世人对死亡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各种天灾人祸对生命很容易造成危害。特别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灾难非常多。比方说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恶性病的流行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与蔓延、放射性元素的扩散,还有社会治安的恶化、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我们只要环顾世界,这些现象随时随处可见,生命就是这么脆弱。所谓人生无常。
       无常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这个无常,但事实上任何生命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走向死亡。北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院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就像一条射线,人的寿命如能活到一百岁,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天,那么从出生的那天起,生命就进入一种倒计时的状态。对于这个状况,很多人有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我们上晚课的时候,有一段普贤菩萨的警众偈说得非常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年轻人往往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处在一种无限期的状态当中,以为来日方长,这是错误的。

       随着时光流逝,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不知不觉就变成了青年,变成了壮年,乃至变成老年。时间过得非常快,有一首诗中说得好:“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佛法把人的寿命比做行云流水,比做朝露,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第三个原因人们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亡后往哪里去。 人死后到底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佛法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生和死是一个整体,死亡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也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上的一面镜子。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不曾经死而复生过,每个人在转生到这个世界上之前,不知道死过多少遍了。所以我们所谓的诞生只不过是死亡的反面而已,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或者像大门,从外面看是入口,从里面看是出口。

三、正确面对生死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无常。无常是靠不住的,一个人无论权势多大,多么出名,最后都要离开世间。

         一切事物都有生死。例如眼前的这个杯子,它也有成住坏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这样,凡是有形成的就会有消亡。无常是共相,是普遍的,人人都会遭遇。它无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们的心念、情感都是无常的。

         我们要认识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对死亡,首先就要生起无常的观点。看清无常,死的时候就容易放下;看清无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执着。例如一个很值钱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如果知道无常的道理,就不会过于陷入痛苦的状态。
        无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实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本身的变化并不可怕,如果没有这个无常,痛苦永远是痛苦,快乐永远是永远,那人生就不公平了。众生因为有贪念,才会害怕,才会有痛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死得安详,那我们首先要学会活得安详,在活着的时候要培育安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坦坦然然。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暴力,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嗔恨、恐惧所控制,我们就不可能死得安详。
        一个人只有正视死亡,才能够真正做到临死的时候不畏惧死亡、甚至超越死亡。马祖临终时,弟子问他:马大师,今日感觉如何?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这暗示了生和死不是对立的。如果能看穿生死不二,自然可以超越死亡。明白了道理以后,我们要在生活中转为一种修养,也就是平时要下的功夫。历史上有许多僧人、居士对待死亡能够走得非常的潇洒,也是靠平时的修养,才能在最后有那样的境界。

链接:梅联华,研究馆员,江西南昌人,西汉南昌县尉梅福第63世后裔。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会会长。

       南昌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兼任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10月至今任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书记兼馆长。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


江西 > 产经 > 信息 > 正文

感悟生死从容告别 洪福清明文化论坛在昌举行


来源:凤凰网综合


0人参与 0评论

“感悟生死从容告别”洪福梅岭世纪园举办清明媒体交流会现场

 3月28日下午,由江西省殡葬协会和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办、南昌市殡葬协会协办、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感悟生死从容告别”2017洪福清明文化论坛在南昌江景假日酒店举行。江西省殡葬协会会长、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涂冬生,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南昌市殡葬协会会长刘晓平,江西省殡葬协会秘书长王志林、副秘书长陈玉贞,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梅联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平等众多专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如何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延伸到生命的终点,通过医疗、临终、殡葬、纪念以及教育服务等改善中国人的告别质量、死亡质量和生活质量。

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区域总经理范军

生命的苦恼和欢欣

江西省殡葬协会会长涂冬生表示,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也许只是为了一段旅程,也许只是为了一段风景……

死亡是生命的正常部分,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死亡是生命的升华。正是有了“死亡权利”,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才处处充满生机、美好和喜悦。

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死就没有生。人类在大幅度提升了生活水准的同时,并没有同步地提升生与死的品质。为此我们应该坦然的接受死亡,使生命的质量因此而提升。要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完成对于死亡的整体构想。使现代人真正现实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的理想。

中国殡葬设施仅美国1/13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列举了各国殡葬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人口3.23亿,死亡数250万,殡仪馆20900家,公墓23000家;澳大利亚人口0.2238亿,死亡数15万,殡仪馆800家,公墓1300家;中国人口13.7亿,死亡数980万,殡仪馆1821家,公墓1567家。

伊华表示,中国仅仅约美国1/13的殡葬资源,还被当作邻避设施。时常听到中国这么大,“生”都顾不过来,哪有精力去关心“死”。但其实,正如伊华曾经接待的德国著名摄影师Udo Lauer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以尊严的态度和祥和的心情去对待生命离去,那么‘生’将不是问题。”

如何正确面对生死

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梅联华表示,有生既有死这是大自然的定律,死亡的价值在于能让人们更珍惜自我的生命,能时刻提醒我们要善用此生,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更有价值的人生。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恐惧于死,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谈这件事。其实,人们恐惧死亡才能珍惜生命,当我们每个人想象一个死神的脚步在逼近,我们会倍感生命的可贵,所以我们要尽量让生活有内涵,有起伏,有变化。        生之偶然,死之必然这是中西方对待生死的一致看法,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更多的展现了人类直面死亡的勇气,而中华民族历来在对待个体死亡面前却持回避态度。如何能在生命结束时,不会为面对死亡而感到沮丧?只有更加努力的去生活去学习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生命与生活才更有意义。

破除丧葬陋习倡导移风易俗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平表示,生、老、病、死,乃大自然的规律,早在人类学会直立行走之前就已经有了丧葬。到了夏商周的时候,丧葬礼仪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大体完备。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丧葬文化已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老死在家中,停灵在堂屋正中间,俗称“寿终正寝”。在南昌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出水、哭灵、净身、回灵、上路、火化、接灰、下葬等。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推进殡葬改革,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的火葬方式已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海葬、树葬、花坛葬、钻石葬等新的殡葬方式也逐年被民众接受

生前契约南昌已签订100多单

3月12日,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女士发布公开信,向家人们预先嘱托自己希望“尊严死去”的愿望,引发全民热议。腾讯调查显示,98.09%(30030人)表示理解琼瑶发布生前预嘱,95.34%(27434人)表示自己有可能会签订生前预嘱。作为自主选择生后事的重要一部分,与殡葬服务公司订立如何开展殡葬礼仪服务的生前契约也得到了普遍关注。

据伊华介绍,生前契约的普及率在美国高达90%,在日本早已超过70%。台湾在过去10年间,《生前契约》覆盖率每年都在递增。而在中国,2011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推出了一项“生前关爱计划”,迄今为止签约的只有六七位老人。之后生前契约在上海、云南等也有相继推出,但尚未成熟。       涂冬生表示,福寿园集团旗下的南昌洪福人文纪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江西知名的殡葬服务提供商,目前已经在南昌推出生前契约,至今签约100多单。除了不包括墓地,这个生前契约是一个涵盖殡葬全部流程内容的定型化服务产品,每项服务可由当事人自己增选、定制,而且费用可以签订契约之前商定,然后落实到契约中。签订契约后,支付的资金会存入到专门的账户,由专业资金管理公司托管。目前福寿园还在和阳光保险进行商谈,由保险公司进行托底保障。未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金融、法律等相关介入,生前契约会更加完善和普及。

[责任编辑:吴琳]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如果您想每天了解我们的资讯,请关注我们!

如何关注

微信公众号: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万寿宫博物院

或搜微信号:NcsFolkloreMuseum

更多精彩

扫一扫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即可识别关注


TAG: 动态 联华 资讯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梅联华

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 南昌大学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南昌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66299
  • 日志数: 575
  • 图片数: 9
  • 文件数: 7
  • 书签数: 4
  • 建立时间: 2008-12-28
  • 更新时间: 2018-1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