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原址”上 该建一座什么样的展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04-18 17:20:27 / 个人分类:媒体报道

“万寿宫原址”上

          该建一座什么样的展馆?

《江西民俗报》记者近日就“万寿宫原址上建一座什么类别的展馆,能否跻身全国一流等问题,对省内著名专家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宗九奇(江西省文史馆员、滕王阁高级顾问)、叶蓉(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市政公用集团副总经理柯斌进行了专访。

《江西民俗报》记者:柯总,我想请您先谈一谈“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工作的进展情况,好吗?

  柯斌:好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规模107亩,建筑总面积是16万平米,其中地面9万平米,地下7万平米,总投资16亿。2016年6月“万寿宫”建筑完工,2016年年底整个“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全部竣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复建完后单体建筑有拆、有保留、有改造三种方式。我们对“万寿宫遗址”采取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开挖方式进行,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历史资料,一方面要根据现场挖掘的成果,尽可能的原状恢复。正殿、偏殿目前开挖的情况还比较理想,一些砖、柱都已经找到,对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

    去年年底确定“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放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万寿宫和民俗两种文化功能怎么结合,我们多次与梅联华馆长联系、沟通,在修复“万寿宫”工程的过程中,哪些是按照博物馆的内部结构要求来做,哪些是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来做,内外可能要穿插。


 
《江西民俗报》记者:谢谢柯总给我们介绍了工程进展情况。下面我想请江西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叶蓉副馆长从博物馆的专业角度谈一谈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建成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以及如何定位,如何建设。

  叶 蓉:好的。建成什么样的博物馆是一个定位问题,围绕这个定位来做好下一步的规划建设,乃至于今后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定位。万寿宫作为江西会馆、神灵的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祭祀场所,传播的也不仅仅是道教文化。同时,万寿宫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还起到了一个文化整合的作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说是一个老南昌市民文化生活的缩影,我认为在万寿宫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应该是与文化街区的保护、民俗文化的展示,以及市井风情的体验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定位不仅要与省会城市的定位相匹配,要与南昌的历史文化相称,与南昌目前时代的发展相称,同时还要考虑到与我们南昌市民的文化需要相称。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国家一流的博物馆,我的定位是: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以南昌民俗文化为主体,集整体保护、生态展示、活态传承、动态发展、专题研究为一体的生态博物馆聚落”。建立两个中心馆,多个展示点的框架结构。在展示内容上:“以南昌民俗文化为基本内容,配以自然地理位背景,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国建筑风格为基调,展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现代产业等”各个方面,用系统的观念去展示南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非遗传承人在街区现场展示,可以增加人气,同时增加互动环节。

 随着万寿宫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藏品的不断丰富,展示的主题可以不断出现。所以,在建设博物馆的前期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它今后的空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给以后博物馆的发展所需。

 如何建立一流的博物馆,是每一个新建博物馆都在考虑的问题。诸多专家提出“要有一流的观念,一流的人才团队,一流的管理机制”,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博物馆。我个人认为:一个一流的博物馆,一半在硬件(建筑方面),一半在后期的运营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做到一流,必须做独特性。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展品收集、文化研究,还是展览方面都要避免雷同。

 万寿宫的文化与民俗文化还是有区别的,两馆还是要分开来建。万寿宫建筑是与道教、宫观有关的,我们可以在修复后的“万寿宫”做复原陈列,做与道教相关的简单陈列,这是与万寿宫的建筑文化相匹配,给观众一个整体的、不割裂的感觉。民俗博物馆作为一个专题博物馆,它是有自己的学科体系的,它的建筑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要根据民俗博物馆的功能来设计的。博物馆的功能也很多,要发挥这些功能,它的建筑要与其相适应。博物馆不能随着建筑来变化,只能是博物馆的建筑外观随着博物馆展示的内容来变化。所以,我建议两馆单独建立,但整体可以考虑与整个历史文化街区风格相适应。在整个“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里,民俗博物馆是精髓,因为它有学术研究在里面,万寿宫博物馆只是一个复原展示,不烧香不拜佛,可以拔高层次,增加其文化内涵,但两馆分开建设为好。

 
《江西民俗报》记者:叶副馆长讲的非常专业,希望有关部门能借鉴您的采访观点布置展馆,谢谢叶副馆长。接下来要请出江西省文史馆员、滕王阁高级顾问宗九奇先生就万寿宫文化谈一谈看法。

 宗九奇: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民俗是无界限的,不要把它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万寿宫是南昌城市根的文化,根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重修后的万寿宫可以视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保留了老的街区肌理,保留它的功能,民俗文化缺失了市井不成民俗。万寿宫的道教不是一个很纯的道教教派,只是一个市民崇尚的道教。不能把万寿宫划归为道教,而与民俗分割开来。恰恰是万寿宫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精髓,这个馆建成后应该是世界一流的。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把“民俗博物馆”放入很有必要,要有标志性民俗建筑物,要有亮点、要点、闪光点。这个标志性建筑物要是江西民俗文化的地标建筑,是抓准民俗文化的展示内容。要改变观念,淡化道教,突出民俗文化内容。建议后期运营宣传口号为“不到万寿宫,枉做南昌人。

《江西民俗报》记者:宗先生不愧是江西省著名的文化大家,尤其谈到在万寿宫要有标志性民俗建筑物,谈的很到位,谢谢宗先生。最后我们隆重推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先生,请您谈一谈万寿宫的文化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谢谢。

方志远:民俗博物馆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这是没有办法分开来谈的。没有万寿宫就没有这个街区,没有这个街区,就没有南昌民俗文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很多民俗应在“街区”展示,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街区”要建成体现江西民俗、南昌民俗的展示平台,又要成为江西人、外地人,世界各地人来到南昌的一个好去处。我认为:第一,民俗文化是散落在“街区”内的,可以在“街区”内与赣商文化互动,要把“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与“万寿宫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全部互动,许多文化功能不一定只通过“万寿宫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展示出来,可以通过“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来展示,一定会形成一个强文化辐射性的效果;第二,文化定位要明确。民俗文化、万寿宫文化两者可以兼容,但要有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中心来做文化。万寿宫本身就是中心,所以恢复万寿宫建筑,成为“万寿宫博物馆”,民俗在“街区”内体现,还要有一个静态的展示平台,所以要建民俗博物馆。第三,做好这件事要有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做。从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来讲:根据万寿宫的历史记载和万寿宫在全国的发布,应组织专家队伍到外地现存的万寿宫进行考察,借鉴其文化元素。从万寿宫的文化定位来讲:万寿宫不仅是南昌的,也是江西的,全国的,世界的。所以我们的万寿宫建成后,要吸引几亿江西移民的眼球,这对推动江西的旅游起很大的作用。所以,“万寿宫博物馆”的功能要放大,比如祭祀礼仪。祭祀仪式本身就是民俗的一个部分;还要增加商会功能,要搜集全国各商会、各行业的会规、行规以及风水、戏剧、教育、移民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展示。

在“街区”内一定要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可以是铁柱,也可以打造“天下第一井”。把万寿宫和南昌民俗的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要建一个万寿宫在全国分布的沙盘。希望将万寿宫打造成唯一的江西文化地标。争取达到“到了南昌就要去万寿宫,没有到万寿宫就没有到南昌”的效果。  《江西民俗报》记者:方先生是著名的明史专家,万寿宫商帮文化研究专家,谢谢方先生的精彩观点。

    万寿宫是江西文化人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热点。最后感谢三位专家接受我们的访谈,有关“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怎样的展馆,我们后续将跟踪并做深度报道。



TAG:

沛县孟令法——爱你一万年,依然一个人! 引用 删除 孟令法   /   2015-04-18 22:56:39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梅联华

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 南昌大学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南昌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南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66335
  • 日志数: 575
  • 图片数: 9
  • 文件数: 7
  • 书签数: 4
  • 建立时间: 2008-12-28
  • 更新时间: 2018-1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