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一文的来信与复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8-16 16:16:42 / 个人分类:转引

     小文《从乞巧节情人节——七夕在当代的蜕变》一文在8月12日《中国文化报》发表后,引起一定反响,一位远方的朋友寄信来表示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征得她的同意,将她的信件发在这里,并附上我的复信。

     

  张勃近好。读了你最近发表的文章,正巧是我想写篇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散文的时候。从你文章中,我学到了关于这个节日很多知识与思想,但同时,也有一些谜思,想讲出来。

  当我读到标题时,对“七夕节在当代的蜕变”中的“蜕变”一说,感到惊奇,待读完全文,略加思考,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我似乎还是不能肯定这个节日完全达到了“蜕变”的程度。

  我所认识的蜕变是,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关系。现多用于近"褒义"方面,多指蜕变是美好的。包含茧封、焰炼,涅槃的过程。当然,同时也指事物变差变坏。在我个人心理上,蜕变更倾向于褒义。

  确实,现在这个节日从形式到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并不是向好的方面变化。七夕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商业干预所致,这本来是一种负面的影响,它割裂了传统文化的纽带,是在商业利益为目的的驱使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扭曲。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BAI,我们可以学习和借JIAN西洋文化的思想与内涵,但毕竟我们流的中华民族的血,这是无法改变的。难道我们要把中国人的血全部换成西方的吗?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难道在中国的除夕,也要像西方的圣诞之夜一样摆上那些圣诞树,唱《平安夜》吗。难道要把每一个中国的节日,都从西洋的节日中找到任何蛛丝马迹的相似点而重新命名,赋予西洋的内容吗,那么,传统何为传统?!

  我可能是偏激的,我十分看不惯这种做法。所以,从内容上,虽然这个节日有蜕变的迹象,从感情上,我却很是不服。看得出,你在表达你的学术观点时,是温文尔YA的。还有折衷主义倾向,哈哈。但传统始终是传统,这个母体是不能变的。这正是你的思想,我很认同。我能理解的,比如端午节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情感,这很大程度上是官方的做法。而端午节在民间的意义,仍然是以祈福为主的。

  若真的完全改变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而真让其往坏的方向“蜕变”,我很难接受。

  好了,有感而发。未加推QIAO,希望不破坏你的心情。

  电脑打字出了些问题。

 

我的复信:

  漫红,我正想着问候你一下,广州那边是否大雨,盼你注意安全。想不到收到你这样一封信,真是喜出望外呢。

  我刚才告诉乐乐你给我来信讨论七夕的事,她说你又可以写一篇文章,文章自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写不出,但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还有我另有一篇小文,可能会发在《光明日报》上,不妨发给你看看。另有一篇参加一个会议的论文,篇幅更长,也更能清楚地表达我的观点吧。

  这里我简单地回应一下:

  首先,我认为蜕变是个中性词,它表明变化的幅度大。我更认为蝶变是个褒义词。我给《中国文化报》的文章中原有一段专门说明我为什么用蜕变而不用蝶变一词,就是因为蜕变的中性。但发表时,这段内容被删去了。在我看来,蜕变是七夕节在当代变化的一种事实。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这个变化摆在那里。

  那么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个变化?这是我关心的问题。

  在《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蜕变》这篇文章里,我更关注这个变化发生的过程,并简要分析了促使变化的力量。也简单谈了谈对于这个变化的评价。

  而在我发你的另一篇短文中,我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评价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观点更为激进,可能更不为你所接受,也可能为很多专家所批评。但我关注这个过程的重要意义。我特别想提醒大家,这个蜕变是民众选择的结果,而这个选择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就不应该被指责。你在信中说是商业干预所致,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商家的商品、服务为什么能够卖出去?或者所商家的干预为什么能够奏效?这难道不是民众选择的结果吗?

  我也不同意你说这个变化是中国人崇洋媚外的结果,如果中国人一味崇洋媚外,就不需要那么努力地在中国传统节日当中去寻找一个可以过的“情人节”,径直用西方情人节好了。将七夕节过成中国情人节正是中国人并不盲目崇洋媚外的证明。

  另外,我还想说,如果没有这个变化,七夕节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引起公众的关注,也不可能这样起死回生。我们不能在这个节日开始火了之后就忘掉它之所以火的重要原因。否则就不公平。

  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蜕变,我希望进一步的文化重构。如何重构在我发你的长文中已有表述,但具体如何做呢?我也许会写另外一篇文章,叫做《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与社区建设》,希望在社区里将七夕节的传统文化要素重新整合,重新活跃起来。

  


分享到:

TAG: 七夕节 乞巧节 情人节

张勃的星空 引用 删除 张勃   /   2013-08-18 07:17:49
朱卿你好,我觉得你表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西方情人节与七夕节的当下有趋同现象。可以细致观察二者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在哪里是否还有不一致的地方。我觉得西方情人节进入中国,活下来,一定要经过本土化的过程。这个本土化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中国元素的吸纳(但是具体有多少呢,我近来没有做过仔细分析,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做过一些)。而七乞节在现在被过成“中国情人节”则因为是受西方情人节的激发而开始的,因此在文化符号和过节内容、过节方面是受到西方情人节影响的,因此二者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是可以理解的。七夕节在最近这两年发展出新的活动(目前还称不上俗),比如相亲大会、比如情歌对唱等,却是极具中国元素的。因此二者仍然有不同的地方,还有重要的是,学者和民众对于这两个节日的不同态度,还有同一些学者在这两个节日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态度。
详细观察西方情人节在传入中国后的具体变化以及七夕节在成为中国情人节的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并对二者之间的同与异进行比较,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也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两个节日的变化是如此之快,每年都有新情况,尤其这两年更是如此,因此,我觉得仍然有继续研究的很大空间。一起努力探寻吧!!
原帖由朱卿于2013-08-16 23:51:36发表
我想,这种变化当然有商业的催化加速,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人们的一种表达需求的合理释放,或许无论西方情人.
空客小屋 引用 删除 朱卿   /   2013-08-16 23:51:36
我想,这种变化当然有商业的催化加速,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人们的一种表达需求的合理释放,或许无论西方情人节还是七夕,普通的人群在过节的时候或许没有去追根溯源,或许更多是从最简单的意义出发表达表达爱意或是对爱情的期望,无论是赠送鲜花、巧克力等礼物,还是商场里的促销,都加速了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的同质化,或者说二者互为复制品,所谓出身不同,倾向和表达几乎是一致的。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请老师批评指正。
空客小屋 引用 删除 朱卿   /   2013-08-16 23:51:31
我想,这种变化当然有商业的催化加速,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人们的一种表达需求的合理释放,或许无论西方情人节还是七夕,普通的人群在过节的时候或许没有去追根溯源,或许更多是从最简单的意义出发表达表达爱意或是对爱情的期望,无论是赠送鲜花、巧克力等礼物,还是商场里的促销,都加速了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的同质化,或者说二者互为复制品,所谓出身不同,倾向和表达几乎是一致的。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请老师批评指正。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