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田野和城市之间,用艺术的笔触感受民俗,用民俗去创造艺术之美.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luck9755@163.com,QQ:411176525

年画临终抢救的必要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1-30 16:16:38 / 个人分类:直击现场

年画临终抢救的必要性

马知遥

 

1、“临终抢救”的提出

 

   

   愈是贫困和边远的地方,民间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纯粹一些。倘若真的这样,岂不更是悲哀。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

量去破坏它罢了。”(1)这是当年冯骥才先生在田野调查时发出的感慨,那时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边远的山区村落里还保存着,但几年后的今天那些古村落,那些曾被遗忘的地方也没有被城市化的浪潮放过。

   去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冯骥才先生去看望杨柳青民间艺人“缸鱼大爷”王学勤。他获知很快宫庄子村就要拆迁,所有的村民们被迫搬到小区的楼房居住。他很敏感地意识到,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中,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当专家学者们经过近十年的民间文化普查,对文化遗产进行目录登记,联合当地政府进行保护后,世界性的城市化浪潮已经席卷中国。那些本已经受到尊重并起死回生的民间文化重新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一些已经获得生计的民间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损伤。以王学勤为例,当生养他的宫庄子村被拆除后,村庄几百年的历史遗存就真的荡然无存。那些伴随村庄的民俗也会因为村落的消失,村民的离散而失去。承载民俗的两大要件:村落和与之相关的村民都离开时,我们从哪里复原曾经的历史。那时刻,用近十年的时间,冯先生率领中国民协及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刚刚结束中国木版年画的普查,并完成了22卷本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的写作和出版。一种强大的使命感让他在悲壮中又一次感受到:现实对传统的不可阻挡的冲击。“临终抢救”成为他在新一届中国民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又一项任

务。当被保护的文化遗产受到城市化冲击时,我们过去的那套方法也要随之发生调整,

我们的步伐应该加快,赶在乡村城市化前对那些宝贵的遗产存档立案。

   冯先生之所以提出“临终抢救”还在于他深在的忧患意识。当我们传统的民间文化生命之根受到伤害时,我们快步前行,所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更多的资料和记忆,我们过去还在理想话的“活态传承”已经不再现实。因为城市的推土机一夜之间就可能把一个村庄消失。文化之根的探源很可能因为村庄的消失而中断。

 

2、“临终抢救”的必要性

 

如果从当前民间文化抢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角度看,临终抢救是面对严酷现实的最为紧迫的需要。它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巨大的民间文化资源在乡村,不采取临终抢救的办法就来不及了。中国广大的农村本来是我们最为自豪的民间文化的天然屏障,因为在乡村里,传统民间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城市相较较少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影响。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恰好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旧活态生存着。围绕村落的年节、祭祀、娱乐以及根据村落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庙会、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等等都因此留下来。因为有需要的人,因为有需要的生活。可以说很多民间文化资源至今仍旧能找到遗存也恰好因为村落的存在。但是,蕴育和传播民间文化的村落消失后,“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二、中国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还留存在村落,一旦失去民间文化的根将中断。中国的乡村部落恰好构成了一个地域或者一个民族的民俗生态。这个生态将包括很多内容:各地风俗习惯,各地的地理环境,各地的历史积淀,各地的民族特性等等。所有构成村落特点的元素都是经过时间淘洗获得的,因此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气质、生活及文化追求,自然也影响到民间艺术。冯先生在《巴黎:艺术至上》中写道:“这些老屋决非仅仅是建筑,这些老街也决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巴黎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

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2)生态环境破坏,地点还是那个地点,但精神气质和民间传统必然会在随之出现的城市文化中失去生长力。因为适合民间文化成长的最佳生态没有了。

   三、最适合艺人生存的土壤是村落,一旦失去传承人将失去生存的能力。不是我们低估艺人的生存能力,是因为原本在村落中靠家传手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氛围下已经获得新生,但城镇化之后,消费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欣赏和爱戴他的传统消费群落会因为村落的解散而离散,导致民间市场的解体。过去经常举行的民间集会和商贸往来因为村落的解体而开始城市化。而城市生活中对民间文化的消费是小众,而且大多以收藏为主。过去村落中,家家有张贴门神年画的习俗,住进楼房后,这些习俗会和城市人一样淡化,“年画艺人”还在,年画的市场载体村落消亡,年画的命运更加令人忧心。“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甚至只把它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初级的自发性的文化现象来对

待。“(3)由于我们太低估了民间文化,以至于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比较时,文化的社会效益成为次要。本经过历代积淀存活下来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代所谓建设者糟蹋的对象,轻易地就消灭了。

 

 

四、临终抢救是在为乡村写史,为平民留驻真实的记忆。

临终抢救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留驻优秀民间文化的根。让那些已经意识到还没有进行的研究工作立刻行动起来。所有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民间传承研究找到脉络,有资料可循。柳田国男在回答民间传承问题时说:“答案非常明了,就是观察有识阶级之外的或者那些以有识阶级自诩的人们的生活中,以文字以外的方式保存下来的过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考方式。”(4)城市化将很快荡平我们需要的文字外的记忆,这些宝贵的民间记忆一旦失去,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也只有文献,那样的历史将是不完整的。从历史学角度看,民间文化是对正史的补充和揭示,它将丰富历史,表达历史多彩动人的另一面。“我们民间传承之学的使命就是,把现代人自然产生的疑问当作问题努力去解决,尤其更应该去揭示没有史料记载的历史。”(5)现代人的疑问从哪里寻找,不是城市而是和城市有一定文化距离的乡村,从那里我们本可以找到丰富的过去的答案,而还不容我们仔细思考,城市化已经开始对过去记忆做抹平的工作,所以,“临终抢救”尤其重要,而且需要马上行动。为了平民的历史,为了更为丰富的真实历史生活。

 

 

3、“临终抢救”的具体方法

   

 

   如果说我们过去我们抢救工作是五个内容: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面对严峻的时刻,专家学者队伍需要重新调整策略,以最有效的方式将那些面临消亡的文化进行“临终抢救”,能收集抢救多少算多少。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论证抢救对象的先后次序和对他们的

轻重掂量。一切以危机程度来决定抢救的时间和方式。在临终抢救中,我们由于情势所迫,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1、原样复制。尽可能留住原貌。一方面通过影象留驻,另一方面通过田野口述史访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民间文化的核心内容原貌复制进行博物馆的保存。乡村已经没有立锥之地,那么博物馆就是最后的居所。在“临终抢救”工作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把在今年受到城市化拆迁运动受影响的“缸鱼大爷”王学勤的画室原样搬进了学院的博物馆。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艺人作画的工具,当年做画的场景。加上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可以为缸鱼艺术留下的最后资料和档案。

为了更为详尽地记录和了解艺人的生活,学院还派老师专门蹲点访谈,可以说在拆迁之前,已经对杨柳青年画的活化石做了最为完善的记录。

另外在拆迁过程中,冯先生还发现过去在年画普查中被忽略的画店“义成永”,这个在杨柳青和南乡三十六村年画历史中不能或缺的画店也面临拆迁,而对该画店的历史价值和作用至今没有专家研究和跟进,民间画店史的研究也一直是个空白,如果学者在城市化过程中还不抢救,那么最后的画店也将进入历史,最终将成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研究中的巨大遗憾。于是,在村落拆迁中,冯先生多次带领专家学者前往“义成永”。经过四个月时间的调查,博士研究生王坤在冯先生的指导下,通过田野调查、实物收集,结合文献资料和口述史研究终于完成中国第一部民间画店田野调查报告。意识到画店在年画研究中的重要性,并进行临终抢救,这是中国民间文化再抢救工程的继续,是民间文化抢救的责任意识使然。所有的抢救和研究工作都是为了见证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寻找文字历史之外的史外史。

   一切工作还只是开始,民间文化抢救工作永远没有尽头。“临终抢救”式当下民间文化抢救工作新的开始。“文化的衰败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分崩离析,失去了强有力的民间传统,个人之间的道德联系也就削弱了。我们与其将仪式的失败归于世俗化,归咎于怀疑主义的增长,或是对挽救信仰的传统没有兴趣,倒不如把它归于社会的反常。”(6)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历史总要要将新的意外和困难推到前台,作为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守望者,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价值,从内心感受到民间文化不可抗拒的魅力,所能做的就是行动!

 

 

注释

1)(3)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社,20075月,第425页,第31

2)冯骥才:巴黎,艺术至上,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4月,第86

4)(5)(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学苑出版社,20102月,第13页,第46页,

6)(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1月第197页—第198

 

发表于<年画研究>2010年创刊号


分享到:

TAG:

车前子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车前子   /   2012-01-30 21:20:09
现在民间保存比较好的,有几样是靠政府保护下来的?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2-01-30 20:33:19
“愈是贫困和边远的地方,民间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纯粹一些。倘若真的这样,岂不更是悲哀。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去破坏它罢了。”
说得太恳切了。共产党领导的天下无不如此。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也非常真切。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马知遥

马知遥

马知遥,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父亲甘肃人,母亲四川人,出生长大在新疆小城阿克苏.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写小说诗歌散文,搞文艺批评多年.70后诗人代表.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现当代文学。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42466
  • 日志数: 540
  • 图片数: 9
  • 书签数: 41
  • 建立时间: 2009-05-30
  • 更新时间: 2023-03-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