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百岁感言》

[陶立璠]遗产名录“七夕节”──《七夕之爱丛书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11 16:41:01 / 个人分类:序说民俗

遗产名录七夕节

──《七夕之爱丛书序》

陶立璠

  

   最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和以往任何一次文化运动不同,这次是政府主导,专家参与、全民动员,群策群力,志在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和它的传承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精神命脉,完全是一次文化自觉行动。留住历史、留住记忆,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为此国务院先后审批、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保护的项目有1175项,“七夕节”名列其中。

  既然“七夕节”进入 国家级的名录,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为什么要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当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来临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经受着严峻考验。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什么契合点上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并发挥它的文化功能,也是大家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七夕节“是古老的节日。它所以进入国家名录并得到保护,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的。当它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就是对这一节日文化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判断,而当七夕节发展成为七夕文化时,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中,“七夕节”的形成的很早。这一节日萌芽于先秦时期,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汉代终于定型为一大节日。时间是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民间称“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或“少女节”等。从文献记载看,“七夕节”的最初形成可能和人们识别并掌握天象知识有关,和古老的星象崇拜意识有关。为了解释天象,又生发出优美动人的《牛郎织女传说》,目的是将天象知识形象化,便于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如民间对牛郎、织女二星的称谓,最早可能只是对天象的观察,但在《诗经》时代,见于《诗经·小雅》的《大东》篇就有了形象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首民歌将先秦时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得淋漓尽致,只是二星相恋的故事尚未见端倪。

  战国至秦汉时期,有关牵牛、织女星的传说逐渐多了起来,同样进入文献记载。《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言明天象中的河鼓星就是牵牛星。《史记·天官书》云:“南斗为庙……牵牛为牺牲。”是说南斗六星作为庙宇,在庙宇中祭祀必须以牛为祭品。《天官书》又云:“织女,天女孙也。”《史记》索隐订正为织女是天子女也。《史记》正义又云:“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从这些文献记载看,在先秦时期以至汉代(《史记》成书的年代),民间传说不断丰富,并被文本化、典籍化,将天象中的织女星人格化,把她作为天帝之女对待,她不仅是纺织能手,而且有了更多的职能,这就为后世的《牛郎织女传说》的演绎打下了基础。

  汉代是中国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确立的时代。和这一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婚姻制度也进一步发展,一夫一妻制婚姻得到定型,封建礼教的束缚日甚一日。这样就产生了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民间的智慧在于将本是天象的星座化为牛郎织女两个神话人物,搬上民间传说的舞台,注入了节日文化以新的内容,并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走进平常百姓之家。同时加上文人的染指,更使节日文化锦上添花。如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描述的实际是人间的生活,但却写出了织女隔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东汉班固的《西都赋》云:“临乎昆明之地,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风俗通》、《淮南子》等书中还记载了以乌鹊搭桥,牛郎织女七夕相见的故事。可见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对于节日习俗活动和乞巧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相爱而又被阻隔的同情,也就愈发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浪漫而悲楚。每到七夕之夜,尽管“天阶夜色凉如水”,人们却仍要纷纷出门“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代七夕节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人们不仅创造文化,而且尽情地享受这种文化所带给他们的欢乐和慰藉。《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宫女们在七夕这天,“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用彩线穿七孔针乞巧,无疑是后来乞巧风俗的滥觞。既然织女能织“云锦天衣”,妇女们自然要向她乞巧。乞巧寄寓了人们对于织女星的崇敬心情和妇女们希望提高劳动技能,变得更加心灵手巧的迫切愿望。

  在汉代,七月七日还有晒棉衣之俗。宋卜子《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的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不仅在七月七日曝衣,还要晒书。七夕节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及至唐宋时代,七夕乞巧的规模更为庞大,宫中建有“乞巧楼”,高达百尺,楼上陈列瓜果酒炙,祭牵牛、织女二星。宫中还赐妃嫔九扎针、五色线,于月光下穿过者为得巧。《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幸华清宫,七夕命宫女陈瓜果,插鲜花,设酒馔于庭中,乞求牛郎、织女。最具特色者是宫女们“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就是至今还在民间流行的“喜蛛卜巧”习俗。如今中国江淮地区民间,七夕还有以蛛丝卜巧习俗的流传。由此可见“七夕节”是一种流传积久的典型的仪式文化,拜祭星空和乞巧习俗达到完美的结合。

  关于“七夕节”的形成,是风俗史研究的内容,很多学者都著文探讨。这种探讨对于“七夕节”源流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中国古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均将七夕节作为重要的文化节日代代相传。但是“俗随时变”,每个时代(或朝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日文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宫廷“七夕”的遗迹,但正如古人说的“礼失而求诸野”。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许多古老的风俗,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找到他的传承。所以要想保护传统的七夕文化,就不得不求助于民俗学田野作业。反观历史,我们会更清楚的看到七夕文化来自民间又回归民间的发展轨迹。

  如今距离七夕风俗产生的时代已经十分久远了,而作为生命力极强的民俗文化,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彻底消失。相反它会以变异的方式存在于民间,成为新时期人们对文化生活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无限的乐趣。《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历久不衰就是证明。每当节日来临时,童话般的讲述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灵。而众多的乞巧仪式,让人们在仪式中懂得祖辈是怎样生活和思考的。因为这些仪式是历史的沉淀,它的丰富多彩,体现出中国大地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和审美情趣。以往我们总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会逐渐走出了生活的视野,退出历史的舞台。实际上中国许多地区至今仍然将这一节日过得生动有趣,津津有味。而将七夕节仪式保存得最完整的,是甘肃西和的“乞巧节”。每当节日来临时,这里的妇女,特别是少女们要做充分的准备,在乞巧仪式要进行七天八夜,包括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各环节,环环相扣,仪式完整,歌舞相伴,严肃而活泼,充分表现了西和民众的节日信仰心理。现在西和乞巧节不仅被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而且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像西和这样的例子,全国还有很多。虽然各地的习俗略有差别,但妇女们乞巧的心理是一致的。如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蜘蛛(又称喜蛛)乞巧活动,就保存了古风。节日当天妇女们陈列瓜果祭祀星空,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有些地方七夕还保留着斗巧习俗,如近代流行于各地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生巧芽,做巧芽汤等。在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节日当天要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品,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子对月穿针,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便称为得巧。这是古代乞巧、斗巧风俗的演变。更有情趣的是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少女偷偷躲在生长茂盛的南瓜棚下,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仙女的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年益寿,此水名“双七水”。所以这一天人们在鸡鸣时分,便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广州的乞巧节更是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所用的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七夕在旧时是大节,这一天除乞巧活动外,各大剧院都要演出节令戏《天河配》(根据《牛郎织女传说》创作的戏剧),表示庆贺。这一天下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据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悲喜交集,落泪所导致的结果。“鹊桥会”也是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就连放牛娃在这一天也要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如此看来,中国的乞巧文化并没有消失,它仍然活在民众的生活之中。

  七夕不仅是中国人所过的节日,也是东亚地区“汉字文化圈“内各国共同的节日。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七夕”仍是重要的节日。但在过节的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日本,据说七夕节是明代传入日本的,元和四年(公元1618年)即中国的明万历四十五年,日本仙台市已形成大规模的“七夕祭”。民俗的传播是有选择性的,即选择性的接受,接受之后要加以改造,和本国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新的风俗。如同是牛女传说,讲述却大不相同。在中国的传说中,下凡的织女私自与牛郎成亲。王母娘娘发现后,把织女抓回仙界,又在前来追赶的牛郎面前用发簪划出一条大河,只许他们一年一度鹊桥相会。而在日本的传说中,牛郎和织女是在天帝撮合下结为夫妻的,婚后牛郎不再勤于放牛,织女也懒于纺织,两人才被天帝分开。为了争取一年一次的相见机会,牛郎和织女从此努力工作。所以日本的传说少了一份悲凄和无奈,更多的是喜庆和祈福。在过节时间的选择上,祭祀仪式是选择在七夕午夜,此时群星都已升到天顶,是人们仰望牛郎星、织女星和璀璨银河的最佳时刻。节日期间神社、商店等公共场所都会辟出专门的地方,移栽一丛婆娑的翠竹。人们在五色纸笺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用丝或线将纸笺挂到竹枝上。靠海的地方,人们通常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凌晨,趁天还没亮的时候,把写着自己心愿的纸笺扔到海里。

不知是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韩国的“七夕节”(也叫“牵牛织女节”)颇有点“情人节”的味道。不过,历史上韩国的七夕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度过的,主要是妇女们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如果瓜果供品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祈求。民间也有让巫女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东国岁时记》还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的习俗。越南的《牛郎织女雨》和鹊桥传说,显然是中国七夕文化影响的结果。

七夕节的历史如此悠久,传播地区如此之广,内容形式如此丰富,理应有一部《中国七夕风俗志》记录其民俗事象,留下历史的文本。这种风俗志应包括文献的和现实的民俗事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之节会委员会策划出版《浪漫的七夕》文化典藏系列丛书,本套丛书以目前仍在传承《牛郎织女传说》的25个流传地和部分有独特乞巧风俗的地方为考察地进行编写,全书共计25卷,图文并茂,风俗各异,是我们了解七夕文化分布和地方特色的难得的读物,也是非常有益于七夕文化保护的创意工程,希望能写出特色来。《丛书》的编者邀我作序,而我对七夕文化很少研究,盛情难却,写了如上的话,算是对七夕文化的一点思考。是为序。

 

陶立璠

2008年盛夏于五柳居

 

 



Link URL:http://taolifan.bokee.com/viewdiary.34773248.html

 


分享到:

TAG: 七夕节 遗产名录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