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百岁感言》

关于都市民俗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07 17:16:27 / 个人分类:民俗学论文

关于都市民俗文化考察研究

           ——在河北省百城新风大调研表彰暨省民俗文化协会

                   第二届年会上的讲话

陶立璠

 

各位参与河北省百城新风大调研的民俗学同仁,各位领导: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以来,作了许多理论和务实的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热潮,河北独树一帜,将城市新风调查提上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战略转移。说明在新的形式下,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都市民俗的变化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建立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任务提上日程。河北的同仁先行一步,这是值得赞许的,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这里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 关于都市民俗学

        过去中国民俗学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广大的农村,对都市民俗的调查研究不够重视。全国很少有像河北这样对百城新风做调查的,你们是第一个。今天上午的表彰大会,河北全省参与考察的同志都来了,有的受到了隆重的表彰。省文明办等单位的领导还讲了话,说明河北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此次会议还表彰了河北省首届十佳民俗文化人物,这在别处也不多见。为此我很有感触。河北省是民俗文化大省,文化积淀很深。大省有大省的气派,在省民俗文化协会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百城之间展开全面新风尚考察,很快完成56个县的调查和一部分大中城市新风考察,成绩十分显著。记得在20多年前,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河北省的工作也做得最快、最好的,可见河北在民俗考察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和传统

        都市新风考察,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课题,应该作专门的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提高。现在要我来讲,也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现在的社会的确是时尚社会。所谓新风,就是新的风尚,这种风尚是与传统相衔接的,是很值得我们下功夫研究的问题。民俗学的研究,过去只是在农村做调查,城市风俗的考察一直顾不上,可以说这是中国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缺陷。

        河北省百城新风大调查,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民俗学是什么样的学问?这很难下一个定义。民俗学的研究不要从概念出发,而要从实际出发。简单的说,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学问。过去对民俗学的研究领域有争议,有人想把民俗学改为“风俗学”,认为风俗学的领域比民俗学要广泛。钟敬文先生曾提出过“中国民间文化学”的概念。“民俗文化”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民俗学研究的领域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时至今日,西方文化人类学派的“遗留物”观点的影响,并没有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完全消失,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多少还与它有联系。过去把民俗学看成是历史的学问,眼睛向后看,似乎越古的越好,越老越值得挖掘研究。现在不一样了。钟敬文先生在给日本后藤兴善等学者的著作《民俗学入门》作序时明确提出,民俗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它无疑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钟敬文先生还指出:“民俗学的记述与研究,是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的。”这是说中国民俗学已经摆脱了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时期。这种研究的转轨,将目光投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意味着民俗学已不是一种陈旧的、僵死的学问,而是一种新鲜的、活泼的学问。

        河北省百城新风考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即抓住了中国社会变化的脉络,也把握了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民俗学只有面向现实,才会有生命力。

        看了河北同仁写的都市新风考察报告,尽管在考察方法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生活在都市,应该了解都市,了解现代化都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生活的影响。现代化都市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它是时尚之源,也是风俗之源。今天你们的研究摆脱了过去文献研究的局限,大家在看现代都市人怎样生活,怎样思考;在看都市新风之下,市民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大家特别关注现代化都市生活给都市民众带来的心理变化,看现象后边藏着的东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随便举例来说,比如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手机这一工具了,似乎男女老少都变成了“拇指一族”。电影《手机》正是反映了现代科技带来的生活的深刻变化;都市的玩具市场,玩具产品也在花样翻新,它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新的影响;网吧已经将电脑这一工具变成了玩具;传统的理发店变成了美容院、发廊;时装引导着都市服饰文化的潮流,流行色、流行形成了人们追逐的时尚等等。都市新风随处可见。

        百城新风大调研,这个名称起得非常好。中国社会正在转型期,城市化正在推进。今后中国民俗学肯定会把都市民俗作为重点来研究。都市民俗学是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研究范畴。说到都市民俗学,它是随着西方文化人类学研究,在都市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问,现在被民俗学借用过来,进行都市民俗研究。都市民俗是随着都市的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它的历史十分悠久。从都市形成的时候起,就有了都市民俗,都市人的的生活方式。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的都市正是在农村乡镇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传统的都市民俗很大程度上带有农业文明的特点。从民俗传承的角度讲,中国古代都市的市民,大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他们在转化为都市市民的过程中,自然将农业民俗带入都市,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自都市形成之后,真正作为都市民俗文化的部分,是小手工业者的民俗和商业市民的民俗,但它的主体仍然是农业民俗,这就是中国古代都市民俗的特点。中国古代记载都市民俗的著作很多,特别是到了宋代乃至以后,有专门记载都市民俗的著作问世,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宛署杂记》、《杨州画舫录》、《天津杨柳青小志》、《燕市货声》、《天津皇会考记》等等。如果说中国传统的都市民俗是以农业民俗为主体的话,今天现代化的都市对传统都市民俗做了彻底的颠覆。也就是说,在现代都市中,属于农业民俗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代之以高度发展的工业和商业民俗。而且由于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交通的便利,都市常常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和影响农村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中国民俗学强调“现在性”,就不能忽视都市文化对传统农业民俗文化带来的全面冲击。现在是都市民俗文化左右着农村文化,农村从都市文化中吸取营养,发展自己。

        都市民俗的研究是以现代化都市生活为对象的,而现代化都市生活往往受现代化生产和市民消费文化的制约,当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时,尤其如此。和传统的都市生活相比,现代化都市民俗显得缺乏相对的独立性,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随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很难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规范,这给都市民俗学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比如城市的婚礼,已和过去大不相同,一方面受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追求时髦,不断创新。又如都市的饮食结构没有变化,保持一日三餐制,但配餐方式改变了,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度;服饰文化成为都市的窗口文化;居住方面,传统住宅被小区住宅取代。单元住宅的居民越来越感到自己成为“小国寡民”,邻居锅碗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都市交通民俗、民间职业民俗、都市信仰民俗、文化娱乐民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变化。总之,现代都市民俗的研究,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需要新的方法去适应这一研究。

        民俗学研究的田野作业方式,如何在城市展开,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支专门从事都市民俗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训练,要提高民俗学研究的素养。

        现代都市民俗(广义上可以这样讲)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多元的,开放型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伴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引了很多外资。外资是什么,是西方剩余资本。当西方的剩余资本大量进入中国时,同时会带来西方文化,西方生活方式的输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所说的传统受到冲击,主要指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受到冲击。政府的行为是积极支持引进外资,但没有考虑到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了外来文化,政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主权意识决定引进外资的成败。

        我们应该很好考虑一下,在都市新风考察中,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现代都市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有自己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新的时尚,总是首先在都市的中心地区形成和流行,然后向城乡结合部扩展,城乡结合部成为都市文化与乡镇文化的桥梁,在这里经过筛选,将先进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乡村社会。所以都市民俗的研究,既要展开对都市中心社区的考察,又要特别注意城乡结合部的考察,因为现代民俗与传统民俗正是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冲突,或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和融合。城乡结合部是都市民俗向乡镇农村传播的桥头堡,它在都市民俗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 都市民俗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城市新风考察中,必然会遇到传统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石家庄是一个新型城市,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展,不受传统城市规划的制约。在北京就会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两个月后,在浙江西塘召开古镇古村落保护研讨会,探讨村落保护问题。当前城市化在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下,许多文化名城已变得面目全非。现在开发商开始关注古镇和古村落,古镇古村落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命运,必须及时加以抢救和保护。人们大概会问,古镇和古村落是谁保护下来的,是政府还是民众,答案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河北赵县的龙牌会,现在很有名气,但他是靠范庄村民的集体意识保护下来的。江西的流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同姓村落,居住的是董仲舒的后人。这个村落出过很多的秀才、举人和文武状元,有着很好的文化传统。建筑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古香古色,保护完好,靠什么力量保护了古老的村落,靠宗族的力量。现在成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资源。

        我们再看看北京,它已经成了现代化的国际化都市,但这种现代化是以牺牲北京传统文化为代价的。北京是几朝古都,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但在旧城改造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许多学者说,北京的城市建设是一大败笔,一点也不过分。我曾经遇到一位法国城市保护学者,他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多次来过北京考察。我请他谈谈对北京的印象,他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地方呆一个月,他可以写一本书;如果呆一年,只能写一篇论文;如果呆十年,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我们在北京久居的人,面对新老北京的变化,真的无言以对。最后他还是给了我答案,他说,就城市传统文化保护来讲“北京是一个无知的城市,是一个失职的城市。”这句话给我的刺激很深,至今记忆犹新。究竟是谁无知,又是谁失职呢。联想平遥古城的保护,定海文化名城的消失,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我们在进行河北省城市新风考察时,要对文化古迹,代表城市名片的遗存,要倍加珍视,对有文化价值的东西,不要轻易破坏。现在国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省上报了70多项,通过了39项,在全国属第四位,这就不错了。据说广东、浙江、贵州获得的项目更多,这是很好的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非有四种力量:政府、专家、企业家和传承人。保护最后要落实到传承人身上。政府只能做好服务工作,制定政策,包括立法,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为政府行为,才能行之有效。但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最后的保护还是要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传承社区。不能把他们的关系搞颠倒了。专家的作用是通过田野考察,通过科学的认证,告诉政府和传承人,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价值的,值得保护,对如何保护提出建议。专家的作用只能是这样。现在有许多的策划公司,专门进行民俗文化的开发与策划,大家要小心,别上当。

三、 关于都市新风的调查方法问题

        这个问题不能展开来讲,因为这是专门的课题。

        我们既然做城市新风考察,就要讲究方法,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大家已经进行了百城新风大调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应该很好的总结,加以提高。河北省百城新风大调研得到省委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变为一种政府与学者相结合的形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不久前结束的人大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问题,这是道德文明建设的很重要的问题。中国人很悲哀,从“礼仪之邦”的宝座上滑落了下来。我看现在的礼仪之邦已经不是中国了。过去我们以道德礼仪垂范亚洲,现在恐怕不能这样讲。“礼失而求诸野”,现在我们恐怕要到亚洲一些国家去寻找我们失去的东西,比如韩国、日本。那里还保留着“礼仪之邦”的许多东西。这不用忌讳,看看我们生活环境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在我们最缺乏的是道德的约束,为什么造假现象那么严重,缺乏道德与诚信;我们乘坐公交车,车到了就一涌而上;北京那样宽敞的道路,为什么总是堵车,关键是行人和开车的都缺乏道德的约束,如果大家按照交通法规办事,怎么会处处拥堵呢?还有城市垃圾分类,为什么那样难。一个环境污染的都市,谈不上现代文明。道德需要提倡,更重要的是要变成每一个人的行动。什么是公共道德、荣辱观?主要看行动,不是喊口号。城市新风应该是健康的风气,不是搜寻猎奇的东西。

        其次,我们需要一支有素养的专门从事城市新风考察的队伍,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要有专门的训练。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行民俗的田野考察。不能简单的用社会考察的方法去进行城市新风的考察。

        其三、城市新风考察要制定详细的考察手册,规范考察者的行为,不能跑野马。新风考察特别是考察报告的撰写,重点在描述,很客观的描述。确切地讲,在考察的基础上客观地叙述。切记主观性。我看了你们许多的考察报告,有的写成散文或报告文学了,这不可取。

        其四、城市新风考察要强调跟踪考察。城市新风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有些积淀下来,形成新的风俗,有些则是一时的风尚,很快就消失了。比如前些年提倡文明用语,“您好”、“谢谢”、“再见”等,我认为这是幼儿园教给孩子们的东西,怎么会推向成人社会?荣辱观的问题也应该在中小学时代解决。再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很多城市颁布了禁令,现在又纷纷解禁,为什么?这就需要跟踪考察。现代的城市新风都是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只靠一次性考察,不能揭示城市新风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

        城市新风的考察要跟踪,跟踪就是要一步三回头,不要考察一次就变得一劳永逸,考察要反复进行,不要一去不回头。

         最后希望大家在考察之后,完成考察报告写作之后,最好将考察报告寄给被调查的对象,让他们审查一下,看是否客观和符合实际,这个环节很重要,起到 考察者与被考察者之间的互动作用。

         今天的讲话只是一些感想。河北有许多的民俗学专家,他们熟悉河北的情况,今天让一位不了解河北民俗文化,特别是都市文化的我来讲,肯定有许多错误的感受和认识,希望得到诸位同仁的指教。谢谢大家。


TAG: 都市 考察 民俗 文化 研究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