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国19个省市保存有傩文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02 11:57:18 / 个人分类:转载

专家:全国19个省市保存有傩文化

发布: 2011-12-01 10:16 | 作者: 唐红丽 | 来源: 中新社—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1月30日 16:38 | 查看: 111次


        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曲六乙

  作为中国傩文化研究领域造诣颇高的学者,曲六乙先生不仅对中国傩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深度的研究,而且在傩文化理论研究上也走在该领域的前列。曲先生所著《中国傩文化通论》和《东方傩文化概论》(与钱茀合作)以及《傩魂》等学术论文,是目前该领域少有的系统论述中国傩文化和东亚傩文化的著述,深得学界赞誉。

  如今先生已有81岁高龄,但仍旧孜孜不倦地从事傩文化研究并坚持著书立说。11月1日上午,在北京曲六乙先生的家中,记者就傩文化价值认识、傩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问题,与老先生进行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对中国现存的傩文化有过细致的分类。目前,不同种类的傩文化在地域上是如何分布的?

  曲六乙:目前,全国19个省市保存有傩文化,包括傩仪、傩舞、傩戏、傩技及傩面具、傩俗。各地的傩文化表现形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分布在北方黄河流域的傩文化大体属于“社傩”,是3000年前周代“社祭”的演变。当时是为了酬谢“农业神”,庆祝丰收,也是自娱自乐的活动,丰富了后来傩文化的成分。

  长江沿岸一带的傩文化大体属于“族傩”,是为了保佑家族兴旺进行的祭祀活动,如安徽贵池、江西婺源及南丰等地的傩祭、傩戏、傩舞。“愿傩”或“教傩”,是一家一户为求子、治病、冲寿、过关等愿望而举行的傩事活动,不受节日限制,由巫师组成傩坛班演出,主要分布在我国湘、鄂、黔等省份。

  另外还有跟藏传佛教有关的“寺傩”,主要指“羌姆”;以云南的关索戏和贵州安顺的地戏为代表的“军傩”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原始自然宗教范畴的傩文化与佛教、基督教等人为宗教信仰有何区别?

  曲六乙:傩是原始自然宗教的典型代表,与人为宗教有很大区别。自然宗教包括古人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鬼神崇拜和巫术崇拜等,主要是通过祭祀图腾神、自然神达到祈福驱疫的功效。人为宗教信仰,就是人们拜倒在神灵的脚下,祈求佛、上帝等的恩赐,解除灾难。

  傩是通过装扮熊图腾视先灵神或钟馗、杨泗等神灵,以巫术手段驱逐鬼疫,保护人身健康,维护社会安定。表现了古人的斗争精神,尽管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幻想。一个“被动”地祈求和等待,一个“主动”地斗争和追求,这是作为原始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的根本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报》:谈到傩文化,“驱鬼逐疫”一词使用频繁,它是否是傩文化的终极目的?“傩”何以延续3000年不消失?

  曲六乙:人们对傩或傩文化有种种诠释,最常见的理解是“驱鬼逐疫”的仪式。“三代”时,先民最怕患病、瘟疫。他们不懂医学,误以为病疫就是鬼在作祟。所以,要把“鬼”赶走或者淹死。但“傩”的终极目的,应在古代阴阳二气相生相克的辩证实践中寻求答案。从周代开始的“大傩”是以巫术为手段,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为行动依据,以求阴阳二气在对立中达到调和,从而四季寒暑咸宜,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这种将生命与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傩”的身上所体现的古人对傩文化的笃信和依赖,也是“傩”延续3000年而不消失、生命顽强之奥秘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今社会,一些傩文化消失了,而另一些却能实现较好的保存,为什么?

  曲六乙:能够保存下来的条件包括:第一,艺术表演价值比较高、观赏性强。如贵池的傩戏《关索大战鲍三娘》,演员表演时需踩着2米高的高跷,进行一系列的动作表演。这段戏富含技巧程度高,场面壮观,在国外获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类似这样技术含量高的还有上刀山、下油锅、口含红铁等项目。第二,对傩的信仰,已经演化为民间习俗的一部分。第三,政府的资金支持。第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此外,傩文化传承不能“丢掉”传统,只留下表面的形式。比如广西的师公戏,现在已经去掉面具,成为单纯的地方戏曲,改演现代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个性,就会逐渐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傩文化保护和传承状况如何?

  曲六乙: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是当下傩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要点。

  目前,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同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了傩戏研究基地,目的也是积极实施有效的挖掘抢救和研究工作。随着年轻人对傩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淡,很多傩艺人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外出打工,傩文化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已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境况。

  根据考察,要实现较好的保护,还是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下来,达到永远保存。可严重的问题是,如《扇鼓神谱》这样大型的傩仪、傩戏,又如北京雍和宫每年举行一次的“跳布札”(俗称“打鬼”),已经难以恢复原样演出了。很多地方已经没有条件进行傩文化演出了,有的即便可以,但是在声势、内容及规模上都大大缩减,已经不是原来的面貌。所以,对于傩文化传承的未来,我们很担忧。

  《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外也有“类傩”文化现象,他们是否有我们能够借鉴的经验?

  曲六乙:我个人觉得,西方万圣节这种“类傩”的演变过程,值得借鉴。万圣节有2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驱鬼习俗,后来又增添了基督教成分,直到今天抛弃了宗教内容,衍变成戏谑的闹剧习俗。

  回头看中国的傩文化,也在不断发生衍变。不少地区的傩戏演出已经淡化或取消了酬神的祭祀内容。至于“开红山”等恐怖项目以及以香灰等当药物给病人吃的骗人勾当,也快销声匿迹了。总之,宗教迷信、恐怖骇人的内容在逐步减少,保留和发展了世俗化的喜剧、闹剧。而颂扬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中的英雄故事,都得到传承和保留。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要求,傩戏、傩舞在继承的前提下,必须有所发展。唐红丽


分享到:

TAG: 全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7130
  • 日志数: 4
  • 建立时间: 2010-12-01
  • 更新时间: 2012-04-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