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25 02:00:27

中山大学是二三十年代中国人类学的拓荒者,有其璀璨历史。

源起

一九二五年二月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所组成的革命军,扫灭盘据潮汕的地方军阀。同年六月革命军又扫灭滇军桂军杨希闵、刘震寰在粤的恶势力,十月攻下惠州,拔除军阀头子陈炯明的老巢,广东局势稳定,革命气氛浓郁。当时北平、上海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南来聚集于广州,因而广州中山大学科学活动特别频繁,学术思想也特别活跃。在这样情况下,人类学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

历史和现状

(一) 1949年以前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概况

中山大学,从1927年至1949年间,人类学教学研究工作可以划分为开创(1927—1936年)和奠基(1937—1949年)两个阶段。

开创阶段,学者们如傅斯年、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杨成志、罗香林、钟敬文、商承祚等,在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展开了实地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民俗》周刊和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创的时期人类学研究更多地结合民俗学活动。语言历史学研究所设立人类学研究组,由俄国学者史禄国负责。

奠基时期主要是步入人类学、民族学奠基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除了开展南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史研究外,主要是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自1936学年起,经过考试被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人类学组先后录取就读的研究生有江应樑、王兴瑞、梁钊韬、戴裔煊、王启澍、吕燕华、曾昭璇、刘孝瑜、张寿祺及容观夐等10位。当时杨成志主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史前考古,黄文山主讲文化学,胡肇椿主讲博物馆学,卫惠林主讲工艺学和民俗学。其它从事教学的学者还有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罗香林、钟敬文、岑麒祥等。

早在1931年中山大学增设社会学系时,系主任胡体乾就开始讲授人类学课程了,后来由岑家梧、梁钊韬分别讲授人类学概论、民族学、边疆教育、边疆民族问题,张为纲主讲语言学等专业课程。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辗转于云南和粤北地区,坚持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1938年秋起,文学院历史学系增设中国民族史和西南民族概况等课程,均由江应樑主讲。1948年文学院增设人类学时,在职的教师有杨成志、戴裔煊、岑家梧、梁钊韬、张为纲、顾铁符等。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使用古物和民族两个研究室和图书资料室。

(二)1950-1980年

在人类学被取消至1981年恢复的这段时间内,中山大学的人类学研究并没有完全停止。部分教授到了台湾美国,部分教授调到北京、武汉等地参加民族学院的筹建,其余的进入社会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社会学系被取消,教师在历史学系继续开展人类学研究和招收研究生。历史系中设有民族考古教研室,老师们主讲原始社会史、考古学通论等课程,参与了国家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同时也参与了海南岛、广东、广西等地少数民族的调查和文物普查工作。

杨成志去北京后,他的学生梁钊韬继续在南方人类学领域辛勤耕耘。他在瑶、畲、黎、佤、拉祜、怒、独龙、傣、景颇和白等少数民族地方做过田野调查和考察。他对原始宗教礼俗颇有研究,对考古学造诣很深,能从民族学、民俗学和体质人类学等学科角度探讨考古学的问题,多有独到见解;他对马坝人的体质特征做出最初的鉴定,对西樵山遗址的石器性质持论与他人不同;他参加了国内考古学界关于中国猿人和曙石器问题的争论,其见解颇受考古学界注意。他的三篇论著——《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海南岛黎族社会史的初步研究》和《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对遗址性质的一些看法》,代表了他在原始宗教、岭南少数民族社会研究以及华南考古方面的显著成就。

梁钊韬注重培养新生力量。他指导学生参加了广东新石器遗址和汉墓的发掘,还率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做调查,编印了《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调查资料》和《滇西民族原始社会史论文集》两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停滞了。1972年,从“牛棚”回来的梁钊韬先生,复任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并建立了考古学专业,第二年开始招生。在历史系共招收了73、75、77、79级考古专业学生和三名民族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先生在教学中坚持民族考古学的方向,将人类学、民族学与考古学结合,使学生受到多学科的训练。

(三)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至今

1979年,梁钊韬开始筹建人类学系工作,他设置了专业方案、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师队伍以及建系的论证报告。经过多方奔走,1981年春,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系,本科设置民族学和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设置文化人类学专业。系主任为梁钊韬,容观夐和李松生任系副主任。1981年秋季正式招生,两专业各16人。1981年,梁钊韬被国家授为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自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成为国内人类学唯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1985年增设文化人类学研究室。梁钊韬之后,冯家骏、黄淑娉继及苏建灵先后担任系主任,其后陈运飘担任代系主任。1987年教育部批准在原文物馆的基础上建立"人类学博物馆",1998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在英德建立"人类学系教学实习基地"。

2000年,周大鸣教授被任命为人类学系系主任。这一阶段,人类学系对内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加强与系友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本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我系在对外交往中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在三个层次上开展了相关工作。首先是加强与省内地方部门的联系,例如与广东省民族学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药学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大学法医学系、深圳市博物馆和中山市博物馆等单位的定期联系。其次是与国内的诸多科研机构的联系,例如加强与国家民委和国家文物局的联系,保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学术对话。通过这些联系,提升了我系在国内学术界的发言权和学术影响力。再次是国际联系,我们依托教师个人交往优势,以本系为实体,同时鼓励教师到境外进修或访问。

人类学系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术地位。例如1999年12月我系举办“庆贺容观夐教授从教50周年暨族群与族群关系学术研讨会”。2000年我系与国家民委等单位合作,在北京成功举行了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中期会议。2001年12月,“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我系为会议最主要的主办单位。2002年8月,我系举办“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讨论会”。2004年12月,我系举办“河流与文明学术讨论会暨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科研教学工作交流会。2004年12月,我系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城市考古学术讨论会”。2005年3月~7月,我系与历史系共同承办“广州市文博干部高级研修班”。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系坚持引进人才与在职学习并举。引进人才时比较注意学校的来源,针对各校的学科优势,择优录取有能力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渐完善学科设置,我系现已完成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新成立了四个教学与研究室,即人类学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考古学教研室和民俗学教研室。我系招收人类学和考古学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和民族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系制定了“加强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的科研战略。积极开拓渠道寻求科研课题,例如在积极申报国家、教育部和省市科研项目的同时广泛争取横向课题。在考古学方面,积极与国家文物局,湖北重庆三峡文物办联系并获得研究课题,2005年9月,我系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签订“共建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协议书”;在人类学方面,2004年我系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共建“凌云县教学研究基地”。2005年9月,与贵州各级政府合作,并在黔南三都县建立了“水书研究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田野实习问题,又扩展了教师的科研空间。我系还积极参与世界银行的咨询工作,并获得了一系列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课题。此外还争取国外的合作,如福特基金、露丝基金和哈佛燕京学社的相关课题。

获得奖励情况:几年来,我系教师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学术奖励,例如刘文锁副教授获得200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邓启耀教授获得200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陈华副教授获得2001年度“中国数字化教育高峰论坛”优秀奖;郑君雷副教授获得教育部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01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周大鸣教授等获得“中山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奖”校级二等奖、“中山大学第五届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黄淑娉教授获得2002年度“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2002年度“中山大学杰出教师奖”并获“桐山奖励金”;刘昭瑞教授获得2002年度“第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何国强教授获得2003年度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奖;周大鸣教授和麻国庆教授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周大鸣教授等获得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计划支持。周大鸣教授获得2004年度相山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奖、200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2005年度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系有7人获得“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资格。人类学系获200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成果一等奖(集体奖)。

在学术研究平台建设方面,2000年,以人类学系为依托建立"中国族群研究中心",2001年我系与中文系合作建立"民俗学研究中心",与历史系合作建立"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2002人类学专业被国家评为重点学科。我系今后五年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引进国内一流人才,加强前沿性课题研究,发挥该学科易于直接与国际对话的长处,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在全球一体化和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生态产业研究,民族文化、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方面产生和国际接轨的成果;二是创建历史人类学重点学术研究基地,跨学科设计课题,多渠道申请研究经费,以基地为依托聚集人才,在港澳考古、珠江流域文明起源、近现代民族与地方经济、民俗文物学、东南亚大通道、民族宗教问题、边缘人群与极端信仰研究等方面出一批开拓性的学术成果。2004年8月,我系与历史系,中文系开始共同建设“985工程-民间文化遗产创新基地”。

人类学系复办至今(截至2005年11月),教职员工3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党政管理人员(含流动编制)6人,有教师一人兼行政事务。 合同制人员3人。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大事记

★ 1928年语史研究所中设立人类学组并创办《民俗周刊》。

★ 1928-1930年杨成志对滇川彝族进行调查。

★ 1935年校研究院设立人类学部,招收研究生。

★ 1948年杨成志创办人类学系。

★ 1958年梁钊韬等发现并鉴定马坝人。

★ 1981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并获得首批博士授予权。

★ 1987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 2001年12月我系举办系庆20周年庆典。

★ 2001年12月,"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我

校成功举办,我系为会议最主要的主办单位。

★ 2002年元月,人类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 2002年11月,人类学系教育基金发放首批奖学金和助学金。 2003年10月,我系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同建立“华南文化遗产保 护、研究与教学中心”。 ★ 2003年10月,我系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同建立“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 ★ 2004年5月,我系与信孚集团共同创立“中国田野调查基金”。

★ 2004年,商志香覃和妻子王坤儒女士在人类学系设立商承祚人类学奖学金,专门奖励人类学系的优秀学子。★ 2004年8月,我系与历史系,中文系开始共同建设“985工程-民间文化遗产创新基地”。 ★ 2004年11月,我系考古学专业被评为中山大学校级名牌专业。

★ 2004年12月,我系举办“河流与文明学术讨论会暨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科研教学工作交流会。

★ 2004年12月,我系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城市考古学术讨论会”。

★ 2005年3月~7月,我系与历史系共同承办“广州市文博干部高级研修班”。

★ 2005年9月,我系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签订“共建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协议书”。

★ 2005年9月,广州市花都科苑企业有限公司在我系设立“科苑奖学金”。

★ 2005年9月,我系与贵州省三都县共建“水书研究基地”。 ★ 2005年12月,我系容观瓊教授将其珍藏的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留学期间购得的人体测量仪器赠送给人类学系。

TAG: 人类学系 中山大学

天曳 引用 删除 天曳   /   2009-11-26 10:30:49
95年,第一次报中大人类学。
报了名,却参加了志愿者服务农村去了,哈哈,错过第一次。
那时候,还没流行e-mail,跟老师联系,只是写信,至今,老师的回信也都珍藏着,每次看到,总会激动一番,哈哈

一晃过了十五年了,梦想还在,兴趣还在,斗志却不在了
安慰自己,条条道路通罗马,再说了,人生那能无憾呢
哈哈,可怜的越来越渺茫的梦想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9502
  • 日志数: 269
  • 图片数: 9
  • 影音数: 2
  • 文件数: 22
  • 书签数: 2
  • 建立时间: 2008-10-18
  • 更新时间: 2016-08-0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