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文学中神话的产生和价值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17 11:44:48

 

民间文学是实用文学,和作家的纯文学有很大的不同。自古以来,它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紧密结合,除了具有文艺价值之外,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是劳动人民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的工具和武器,是人民生活、道德和历史的教科书,也是驱散疲劳和忧愁充满情趣的娱乐工具。它记载着人民自己的历史、总结了劳动斗争、社会斗争和日常生活的丰富经验,是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为社会科学乃至某些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中虽然有很多处于萌芽状态的作品,艺术上还不成熟,但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却是经过长期流传、集中了群众智慧的优秀作品,其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思想和感情水乳交融,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一种幻象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我国各民族都有丰富的神话。各民族间有些神话还有互相类似之处,标志着各民族文化分支和交流的悠久历史。古书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远古。人民口头传说的东西,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虽然经过千年万载,总是能把远古时代那么一点历史的影子传流下来。例如说有巢氏民皆巢居,始见于《庄子·盗跖篇》;燧人氏钻燧取火,始见于《韩非子·五蠹篇》;包牺氏结绳而为罟,以佃为渔始见于《易经·系辞》。这些书籍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但是所记载的远古时代的事情,和我们今天的研究还是大体吻合的。这些得之于当时的民间传闻,可见其生命力之强。看得出来,它们还保存着原始神话的本来面貌,虽然有演变的迹象,但主要的轮廓还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借鉴古书的记载,再适当结合民间传说作参考,还是有意义的。

例如女娲兄妹结婚以及直到今天还流传的伏羲兄妹制人烟的神话,其实都是以女娲作神话的中心,不但反映出了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血亲婚配的事实,并且也给我们暗示出了这一神话的产生时代。一切有关女娲的神话,不管流传演变的结果是怎样的由简单而趋于繁复,以至或者给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或者盖上了后世传说的积层,但最初流传的女娲神话,总是不能超出母权制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的。因为只有这个时期,女性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由于不能确认生父,只能认知生母,因而表示对女性的高度尊敬,人们才会对这样以为女神作出各种不同的热情洋溢的颂歌。这在《淮南子·览冥篇》所记述的女娲补天中达到极盛。这一神话,至今四川民间还有流传,说女娲不但补天而且补地;补天的大青石,成了天上无数的星星。朴素的风貌,似乎更近于原始。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已经创造了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和野蛮两个时期,又在这两个时期中各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这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的分期法,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恰相当于母权制氏族社会繁荣时期,也就是女娲神话的产生时期。起源于母权制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神话,到父权制氏族社会又有所发展:这时人们所传述的神或英雄,就已男性而代替女性的地位了。象夸父追日、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等等。即使是这样,神话却还残留着以母系为中心的对偶婚的痕迹,并且用鸟工龙裳来解救舜的井廪之难的二女,在神话里所处的地位也很重要,分明是母权制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遗音,说明神话的发展演变,是有迹象可寻的。它们经过发展演变,世世代代都有后世传述的积层,说明神话不是从开始就固定不变的。

原始社会时代所传述的神话,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响彻了有关劳动和创造的回音。它是源于劳动的。在长期求生存和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他们用从劳动的双手发达起来的日益聪慧的头脑开始一面劳动、一面思索、探求自然的奥秘,创造了一系列简单的神话来解释。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他们关注两方面问题:一、如何才能控制和支配自然,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斗争;二、如何方可减轻劳动力,增加生产率,防御两脚和四脚的敌人。通过幻想的折射,反映在他们所传述的神话里,那些既具有伟大神力、又从事肉体劳动的神和英雄就成了他们主要歌颂的对象。他们歌颂了用斧子开天辟地的盘古,创造人类和用大青石补天的女娲,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现粮食作物和药草的神农氏,射日除害的后羿,驯养动物的王亥,种植庄稼的后稷等等。这些征服自然、创造发明、改善人类生活的英雄,是受着人们最大的崇敬的。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神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一种幻想的存在,而是一种武装着各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们的教师和同事。

神话根源于原始宗教,神话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都是古代人们头脑中幻想的产物,就其精神实质来说,他们是不同的。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图腾主义虽然对幻想中的神有了初步的拟人化,但在所崇拜的神的观念中,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物的状态。而神话,却已经进一步的拟人化,是人按照人类本身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具有和人一样的精神意志。原始宗教所宣扬的是教人拜倒、屈服在神的意志之下,让神来主宰人的命运;而神话却是借叙述神的行事来表达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和对命运的不屈服等等。神话虽然叙述描写的是神,毋宁说乃是人类本身。如果说宗教的起源是由于原始人的无知、恐惧和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那么神话的起源就显示了当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的人的觉醒,这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内在潜藏的力量,有了要想主宰这个世界的模糊的欲望,所以通过神话叙写了神造人、补天、填海、生日月等等奇迹,它的基调是唯物主义的,这些神人的行迹,差不多都是用艰苦卓绝的体力劳动去征服自然,战胜敌人,很少看见使用什么神通法术。我国古代神话的可爱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基调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所以它永远激励人心,鼓舞斗志,具有永恒的魅力,与宗教以及原始宗教组成部分的巫术之类就相去甚远了。

神话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口耳相传而保留下来的口头文学的一种,它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文学,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都有着深远而广阔的影响。其浪漫主义精神,简单说来,就是古代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在幻想中对于现实生活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具体表现为描述神或者英雄(其实就是劳动者自身)对于大自然所作的斗争,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等;以及对于统治者的压迫所采取的斗争,如共工触山、刑天断首等等。神话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幻想和想象,描述神或者英雄以超人的力量从事上述的斗争,一些文学作品如屈原的诗篇、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有的在作品中表现出某些消极颓废的情绪,或者披着神话的外衣来宣扬封建迷信的思想,那我们就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

神话影响到我国文学作品最早的,是《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大部分来自民间也有小部分作于上层社会的诗人,很多歌颂对象身上都赋予了显著的神性。可以推测,很久以前就有简单的这一神话流传,然后诗人才可以形诸歌咏的。《楚辞》的作者是战国中期的屈原,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等篇。作者充分的取材于神话并且发挥了神话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上天下地驰骋其丰富的幻想,以抒写他对于当时楚国腐败政治的忧愤,从而表达出他的热忱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两千多年以后我们读这些美丽的火热的篇章,仍然情不自禁的深深感动。战国时期神话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还有《庄子》一书,它本来是哲学著作,由于文章很美,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寓言,有些固然是作者本人的创作,也往往实际上是古代神话为蓝本改写的,显现出一种绚烂的浪漫主义色彩。民间流传的神话可以和古书上记载的神话互相印证,可以见到其间流传演变的痕迹,可以补充古书上记载的神话的不足,有些情节实在都是古传,而不是神话的演变,更值得宝贵。神话活泼生动而富于民间情趣,闪烁着歌颂人的劳动,歌颂创造发明的新思想的光芒。

民间传述的神话也有其不足和局限性。严格地说,神话乃是古代社会的产物,是童年时期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幼稚的认识和理解。之所以有着不朽的魅力,是因为其保存着人类童年时的天真。记录神话的时代与所记录神话的产生时代距离愈近,就愈可能看到它的未经多少涂改的本来面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封建性糟粕的影响,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民间流传的神话接受封建性糟粕的主要原因。远古的先民们把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灾难都编成神话,那么神灵自然就是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在神与神之间的战争中,人们早早的就预设了正邪,而人类,只不过是无辜的牺牲者,需要正义之神去解救的个体,这非常符合人类在强大自然选择中所处的地位。随着佛教报应观的强化,鬼神加祸于人也是越来越具有报应的意义。在社会正义和公平得不到实现的前提下,人们当然愿意相信冥冥之中有一个公平的主宰,恶人做了坏事,即使在此世没有人能够惩罚他,在彼世也一定有一个明察秋毫的神灵,可以洞悉人间的一切罪恶,做出公正严明的裁判,让恶人得到严厉的处罚。

神话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一样,是人类的生活和斗争在文艺上的反映。它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一个大人固然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子,可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烂漫毕竟也还是令人高兴的。从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怎样设想世界的构成,怎样歌颂人民的英雄,怎样想望生活过得更美好,怎样赞美劳动和斗争,等等。他们通过生动浪漫的幻想,把这些思想观念形象的表达出来,使我们借以见到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天真和美丽,并且领略到某些最好的神话所展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神话本身是文学,它对于后来其它样式的文学艺术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例如殷周时代的鼎彝,多用饕餮、夔龙,夔凤,蛟等奇禽异兽作为装饰,就很富于神话意味;《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子》等,引用了神话材料,使人觉得文思盎然,别绕风趣。古代神话流传到了后世,更有播为戏曲、演为小说的。如小说明代的《封神演义》,取材于《六韬》、《金匮》等书,清代李汝真的《镜花缘》,唐敖和林之洋游历海外各国的部分,是取材于《山海经》;至于戏曲,黄梅戏的《天仙配》,取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京剧的《嫦娥奔月》,取材于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川剧的《望娘滩》,取材于孽龙的神话,等等。至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以神话故事为题材而形祝歌咏的,多不胜记。神话对于文学艺术是起着丰美的作用的。可以说,神话丰美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反过来又给古代神话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袁珂.神话论文选[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4]岳娟娟,顾迎新.鬼神[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起国庆.信仰的灵光[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分享到:

TAG: 价值 民间文学 神话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4552
  • 日志数: 14
  • 建立时间: 2009-07-10
  • 更新时间: 2012-03-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